中国纺织业“走出去”战略趋势越来越明显

发布时间:2013-09-17      新闻来源:一览家纺英才网

   

2000年至2012年,我国纺织产业纤维加工总量占全球比重从25%提高到约55%,出口贸易额占全球比重从15%提高到约36%,纺织产业“走出去”的实践日渐增多,动力不断增强。近年来,我国纺织企业的制造成本大幅提升,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依托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条件获得迅速发展。目前,我国纺织行业用工成本比东南亚国家高出13倍,用棉成本高30%以上,纺织产业在中低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下降。

当下,“走出去”已经成为纺织行业的共识,但必须知道,要“走出去”并站稳脚跟,并非易事。大多数企业对“走出去”目的国的市场、政策、产业环境不了解,还存在着诸多风险,事实上目前成功“走出去”的纺织服装产业可谓是凤毛麟角。江辉认为企业“走出去”,不仅需要政府的保驾护航,还需要行业组织搭建平台,联动上下游企业组建较为完整的产业链,共同“走出去”,从而增强单个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。同时,行业组织利用自己的优势,进行谈判,为企业争取一定的权益保障。只有政府、行业组织、企业3方携手共同努力,才能实现产业的有效走出去战略。

譬如,中国和东盟政治关系非常好,双方经过几十年的对话合作,建立了完善的合作机制,这对中国企业进入东盟能够提供比较好的政治保障。中国-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也为中国企业走进东盟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。按照中国和东盟签署的贸易协定,到2015年,中国、柬埔寨和缅甸的税率都会降到零。

同时,东盟国家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庞大的新兴市场。根据里昂证券估计,到2015年,东南亚地区年可支配收入超过3000美元以上的中产阶级群体的规模将达到1.45亿,高于2010年的950万。这会推动这个地区对食品、服装、旅游各个方面支出的增加,而且东盟国家为吸引外来投资,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,不断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,放宽外资准入的条件,优化投资环境。东盟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签署了自贸协定,为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一个跳板,也有利于中国的纺织企业绕开西方的贸易壁垒,降低贸易风险,获得比较好的贸易环境。目前走进东盟可能是中国企业实现第二次经济起飞一个很好的时机,也为我们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前景。


 

打印】    【关闭
分享到: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
技术电话:0755-86153989  销售电话:4008841001 客服信箱:weave@job1001.com